际华3512:军品首检背后的故事发表时间:2017-08-29 16:35作者:马玉花 众所周知,军品产品在投入生产前要经过许多的检验和审核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首次检查。对于际华3512公司来说,今年军品限期生产任务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面对紧张的限期生产和间隔时间短、连续几次的首检任务,公司上下联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同心协力保军品,圆满完成了3次军品首检任务,为上半年军品限期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协调。 为使各生产车间无缝对接,高质高效,快速联动,主管生产的公司副总经理郑世烨每天组织召开快速联动会议,进行沟通协调,由与生产有关的各车间、部室负责人汇报生产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保证小事当场解决,大事不过夜。为鼓励员工多干超产,公司董事长匡振武特批,对连续首检的车间一线员工给予奖励,以此提高员工积极性,保证首检产品的按期完成。 技术工艺准备充分,精益求精。 公司技术部是首检任务的核心部门,在产品大规模投产开始前,负责产品的一系列技术资料、工艺资料、工模器具、裁剪排版、生产推线和产品质量监控等重要环节。产品是否合格、是否顺利通过首检,技术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小产品手套类,工艺准备工作也是一样都不能少的,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技术部全体人员在副部长董亮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研究工艺标准,制定了各类工艺规范和操作流程等。对每批首次生产产品反复研究斟酌,针对07林地迷彩分体雨衣的特殊性,为使各合部位粘胶达到技术要求,保证产品不渗水、不漏水,技术员安建鹏连续半个月长时间在流水线上监控并对每件产品进行测压试验,从操作工手法操作、设备温度、时间压力上不断进行微调,最终使粘胶部位达到军方防漏雨技术要求。其次,07海水兵白春秋常服也是公司今年首次生产的产品,由于产品面料颜色浅,容易受污渍沾染,在复杂而繁多的工艺制作中要严格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为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工序中的上条纹披肩看似简单,却是整个产品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为保证产品外观美观大方,技术员范文虎、张贵敏每天穿梭在生产线上,为上条纹披肩和面料防污染在生产线各工序间来回进行监控,丝毫不敢马虎,不断调整各工序间样板,为使领子和披肩符合性更好,他们反复对模板进行2-3毫米调整,对各操作工认真观察操作手法,稳定各工序制作手法和小部件尺寸,一点一点,一个一个,精益求精,至到披肩和领窝达到理想要求,他们的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全体职工齐心协力,顾全大局。 作为公司最大生产力的五车间承担着07林地迷彩分体雨衣、07海水兵白春秋常服等多个品种的生产制作任务,其中2个品种还是从未生产过的,面对重重困难,五车间全体员工攻坚克难,管理人员全力以赴组织生产,为首检产品打开“绿色通道”,保证了生产的顺畅。一是全面布局,充分调配,深挖内部潜力,动员个别技能好的员工一人承担2-3个工序,尤其是504班,在劳模班长全晓萍的带领下,全组人员由熟练生产皮服成功转产为生产皮料类服装,大家边干边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形成了一片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良好氛围。二是采取措施,组织生产。车间每天下午5点召开生产班组碰头会,及时解决生产中人员、设备、工序等问题,确保了生产进度。三是管理人员齐动员,辅助生产。为减少操作工工序间产品传递时间,车间管理人员和辅助班组及时对吊挂线进行调整,极大的方便了流水线生产。四是以赛促产,以点带面。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车间每月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班组中评比“服务明星”、“四好”、“顾全大局”职工,使职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促使每个层面上的职工都能拿到车间奖励。与此同时通过各种奖励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职工学技术、学技能,培养更多的“一岗多能”的复合型员工。 负责裁剪的七车间,承担着公司全部产品的裁剪工作,面对号型多,数量杂。车间主任孟翔积极沟通,合理调配,现场动员员工,克服一切困难,以大局为重,每天两个班次,定产定量,职工们两周休一天,加班加点赶生产,并调动管理人员和班长到一线帮助拉布、粘衬、剪零活等。技术员齐德亮6月份即将退休,面对紧张繁忙的生产任务,他没有抱怨,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每天在裁剪线上来回查看,并将自己的技术毫不保留传授给年轻员工。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军品首检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大家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我们是一个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集体。
文章分类:
企业新闻
|